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效课堂教研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18.03.26
高效课堂教研活动总结

学前教育部五大领域活动设计教研组

              高效课堂教研活动总结

高效课堂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我们教研组本着这样的理念,结合学校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引领大家转变观念,积极开展导学案撰写,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为使新的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部五大领域课程中更好更深入的得到落实发展,我们教研组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机制,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将高效课堂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专业部成立了以主管教学的石涛主任为组长,五大领域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学前教育部五大领域活动设计教研组,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教研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成员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五大领域活动设计教研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解读学校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成员认真深入地学习讨论相关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更新观念,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对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以及遇到的疑惑和难题,拿到教研组教研会上进行集体讨论,发挥群体优势,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三、实验先导,引领研究

根据学校文件精神,学前教育部确定了一年级为高效课堂的实验班级,相应年级的五大领域教师为实验教师,作为专业部高效课堂实施的带头人。教研组成员潜心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效课堂研究计划,课堂教学采取新的模式进行,并要求教研组其他教师积极听课评课,共同提高,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

四、以有效教研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活动。

1. 以研讨课为导向,促进学习探索。

   专业部在学期初举行了"优化教学策略,探索高效课堂模式"主题研讨活动,教研组成员积极研讨,大致确定了五大领域高效课堂的模式,从思想上使教研组全体成员对构建高效课堂新的教学模式有所认识。教研组成员积极撰写导学案,并在课前给学生下发了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充分搜集资料,进行自主的课前预习,为新课的学习节省了很多时间,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石涛主任又及时的围绕本次主题,针对五大领域活动设计课程,结合理论进行了评课,阐述了如何更好得撰写导学案、如何优化课堂结构,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等理念和方法,让教研组全体成员在理念上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2. 推出示范课,加强引领研究。

为了深入落实我校《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更好的发挥业务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教研组又开展了"利用导学案,构建自主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主题教研活动,邀请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其他课程教师参与讨论,大家将自己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教学的模式展现给大家,并总结反思了自己在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困惑及不足。大家能够坦诚相对,各抒己见,在研讨中碰撞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这次教研活动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平台,解决一些共性问题,分享一些教育策略。体会自己与他人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通过分析与对比,处理环节的异同,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形象化,潜移默化地提高教师素质。

3.形成"五步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深化进行研究。

经过几个月的探索研究,我们教研组探索出了适合五大领域课程教学实际的"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即:目标导学、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反馈提升、达标应用。教研组开展了 "五步导学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主题教研活动,石涛主任主持,并邀请其他科室骨干教师参与,把构建高效课堂活动进一步落到实处,大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教学模式的初步形成,为高效课堂的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4.阶段成果汇报展示,推广应用。

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摸索,教研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见成效,对"五步导学"教学模式的认识由浅入深,将"五步导学"模式作为实施高效课堂的理念,根据课堂需要灵活调整,不再拘泥于模式中的各环节,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导学案内容,调整课堂教学,使"五步导学"模式更具实用性。我校组织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教研组刘彬、刘蓓蓓、裴旭伟三位教师都采用了"五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预习、探究、展示、点拨、测评等环节进行高效课堂教学,使课改理念和行动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石涛主任结合课堂教学,在本次活动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的理念和方法,并指出教师角色定位转变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这次活动,推进了"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部五大领域课程的实施运用。

5、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提升。

五、开展高效课堂改革取得的成绩

1.教研组教师的观念得到转变。通过长时间大量的学习、讨论、教研,大家的课堂观、学生观、质量观、效率观得以更新和转变。在新的观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模式的实施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变为自觉。

2.在实施过程中,教研组成员积极投身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大家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展示,大胆质疑,认真反思,充分交流;体现了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课堂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课堂显得和谐高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教研组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了转变。备课由原来的为上课而备课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而备课,教案中大部分体现导为导学案的形式。新的导学案就是上课的路线图,就是学生学习的指南。

4.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在新的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习目标明确,方法明确,时间明确,检测题目和方式明确,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六、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有许多不足之处: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中,部分教师的思想意识还有待转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存在的困惑:中职学生基础知识缺乏,自主性差,自控能力差,如何在下一学期更好的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方向:校本教研要围绕高效课堂开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课堂改革中。

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发扬优点,正视不足,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努力把教学组教研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相信有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协力配合,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校内导航

通信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文苑北路999号电话:0319-2617763(办公室)邮箱:wgzx666@163.com

版权所有:邢台现代职业学校技术支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网管中心访问量:102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