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开发与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制度
发布时间:2018.03.26
校本课程开发制度

邢台现代职业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部校本课程开发制度

校本课程是我专业部根据上级精神、学校关于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理念和学生、教师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增强专业对口性,提高毕业生实践、就业能力,补充和消除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过于统一、宽泛,过于系统的不足和缺陷,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建立和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组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1、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

1)组织参加校本培训,培养教师开发意识。

组织全专业部教师学习有关课程改革政策、课程发展动态以及课程改革理论方面的讲座;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类书籍,并写出读后感;在校内、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培训形式,不断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2)大力开展教研活动,形成联合开发格局。

鉴于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我们专业部内开展主题式的教研活动,如观摩听课、课后集体评议、开展经验交流、进行案例学习研究等,形成教师合作互动、经验分享的格局。

3)积极从事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开发能力。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有效途径。专业部内教师进行积极广泛地课题研究活动,并将研究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逐步转变为课程的研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让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在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建设制度化的组织,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和管理。

根据开发项目的规模成立教研组一级的开发小组,选定项目负责人,将管理制度明细化,做到责权分工明确,从而督促教师各负其责。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校本课程质量的关键,而有效的执行力又是实现制度效能的关键。学校领导和全体专业部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倾尽全力,切实将制度落到实处。

3、努力推进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校本教材开发

    为适应学前教育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需求,结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努力着手从两大方面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即“五大领域”方面,从健康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等开发实用性、针对性、前瞻性的较强的校本教材,推行案例教学法,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撰写能力;“五大技能”方面,从弹唱、演唱、舞蹈、手工和讲故事等方面开发艺术性、示范性较强的校本教材,推行体验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

校内导航

通信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文苑北路999号电话:0319-2617763(办公室)邮箱:wgzx666@163.com

版权所有:邢台现代职业学校技术支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网管中心访问量:1029467